
《区域经济评论》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论文_公共图书馆事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理论内涵与发展评价
(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对文化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
(三)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1. 制度视角。
2. 要素视角。
3. 创新视角。
(四)研究述评
三、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一)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指标权重及测度结果的计算
(三)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时空分析
四、实证策略
(一)计量模型设定与内生性偏误降低
(二)变量选取与说明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ec)。
2. 文化资本存量(Cul)。
3. 控制变量。
五、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及结构效应
(一)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
(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结构效应
六、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文化资本中介效应
(一)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
(二)文化资本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七、结论与启示
文章摘要:基于中国2007—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结构效应,并检验文化资本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但区际发展不平衡性非常显著,且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和阶梯型格局;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正向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中设施网络的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服务效能,最后是文献资源和队伍建设;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通过提升文化资本积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文章关键词: